更尖锐的质疑指向归化球员政策:李凯尔穿上国家队战袍时,有人喝彩“国际接轨”,也有人痛心“本土无人”。
二、撕裂的成绩单:女篮荣耀与男篮困局
翻开姚明时代的成绩簿,呈现着冰火两重天。
中国女篮在2022年悉尼世界杯一路杀进决赛,韩旭的封盖和王思雨的绝杀点燃全网;一年后她们横扫亚洲杯、亚运会,建立起新一代“移动长城”。
三人女篮更在2019年世界杯夺冠,拿下中国篮球史上首个世界冠军头衔。
男篮的滑坡却触目惊心。
东京和巴黎两届奥运会资格赛接连溃败,创下88年来首次连续缺席奥运的纪录。
2023年杭州亚运会半决赛遭菲律宾逆转时,观众席矿泉水瓶如雨点砸向地板,姚明在球员通道拦住暴怒的教练乔尔杰维奇,自己却低头咬紧了嘴唇。
三、离任时刻:主动放手的真相
2024年秋的执委会会议室,姚明递出辞呈时格外平静。
“按章程我还有两年任期,但新团队需要完整奥运周期。”他解释离任决定时,特意提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备战时间表。
体育总局的离任评价中,“人才库建设”和“小篮球普及”被列为重要政绩,但“国家队成绩未达预期”的措辞依然刺眼。
接棒者郭振明坦言压力:“他整合资源的能力独一无二。”
这句话暗指姚明任内推动的深层变革,标准化青少年赛事、联赛工资帽体系、裁判职业化改革,这些埋在地下的管道尚未显效,却已消耗了他太多政治资本。
四、卸甲归田?不,是切换战场
离开北京篮协办公室的姚明,身影却更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。
进博会论坛上他调侃年龄:“按世卫标准我还是青年!”;姚基金慈善夜拍卖篮球,三小时筹得千万善款;上海社区球场里,他弯腰指导小学生运球,T恤后背被汗水浸透。
网友拍到他在外滩餐厅与家人吃饭的照片:400斤的巨人如今明显瘦削,下颌线重新棱角分明。
妻子叶莉笑着给他夹菜,女儿姚沁蕾举手机拍下父亲啃排骨的滑稽表情。
社交媒体评论区炸出暖心调侃:“美团该请姚明代言,送外卖绝对快!”。
五、功过谁评:舆论场的两极回响
当虎扑论坛发起“姚明卸任该打几分”投票,支持派列出改革清单:“CBA选秀从无人问津到状元抢破头”“女篮世界第二创历史”;反对派甩出战绩截图:“男篮亚洲输菲律宾”“奥运资格赛溃败”。
最戳心的一条评论获赞三万:“他本可躺着数代言费,却偏要扛炸药包冲锋”。
白岩松的总结在央视播出时引发深思:“苦命的姚明,好命的篮球。”
镜头扫过姚基金训练的乡村少年,云南山坡上扎着马尾辫的女孩,正把磨破的篮球投向锈迹斑斑的篮筐,而这样的球场七年间新增了1200座。
尾声:未竟之路与新途之光
11月末的北京寒气逼人,姚明裹着羽绒服走进五棵松体育馆包厢。
场下是山呼海啸的京粤大战,但他此次身份仅是观众。
当易建联的球衣缓缓升向穹顶,镜头捕捉到他抬手抹眼的瞬间。
这个曾扛起中国篮球火把的男人,此刻终于可以安静地流泪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